周、日教育教学活动计划
班级 : 托二班 时间: 5月13日 ~~ 5月17日 周次: 第十三周
上 午 半 日 活 动 安 排
|
主班教师:杨丹丹
|
配班教师:刘玉枝
|
保育老师:牛芳
|
本周工作重点:
1、继续开展“响瓶玩玩”主题,在成人的鼓励下愿意参与生活中的探索活动,尝试制作响瓶,发展手指活动的灵活性、准确性。
2、在教室的指导下,学习运动前后自己拉拉链、拽袖子、脱穿外套。
|
接待、劳动
|
目标:热情地接待家长及幼儿,主动与每一位幼儿、家长打招呼。
|
快乐韵律
|
内容:《开火车》
|
户外锻炼
|
体育
活动
|
内容:骑木马、滑滑梯、玩沙袋、小兔子跳跳、滚大球、玩圈。
重点指导:玩沙袋
目标:愿意将沙包抛起来玩,喜欢游戏。
|
早操
韵律
|
内容:大象大象、早操歌、开心歌。
目标:能认真专注跟着老师一起做早操。
|
主题活动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酸奶瓶的故事(语言)
|
瓶子瓶子倒下了(音乐)
|
瓶子和盖子(科学)
|
塑料瓶变变变
(健康)
|
瓶宝宝
(综合)
|
自主游戏
|
项目
|
角色区:娃娃家 建构区:垒高 益智区:拼图 生活区:捡豆子
美工区:撕纸 阅读区:《记忆的瓶子》
|
重点指导
|
美工区:
撕纸
|
图书区:
《酸奶瓶的故事》
|
益智区:
区别颜色
|
娃娃家:
洗衣服
|
建构区:
垒高
|
目标
|
目标:用手指将彩纸撕碎,并装进瓶子进行装饰。
|
目标:能够和同伴大致地讲述故事内容。
|
目标:区别各种水果的颜色。
|
目标:知道宝宝的衣服要经常换洗,尝试像妈妈一样给宝宝洗衣服。
|
目标:尝试用围合的方法搭幼儿园。
|
生活活动
|
盥洗
|
洗手时能够用老师教的方法将袖子卷起来。
|
进餐
|
安静就餐,不大声说话,不挑食。
|
午睡
|
午睡时不能讲话,也不能打扰其他小朋友。
|
家园联系
|
请家长帮助幼儿准备汗巾。
|
个别教育
|
对走路跑跳的小朋友进行单独教育。
|
分析与调整:
|
周、日教育教学活动计划
班级 : 托二班 时间: 5月13日 ~~ 5月17日 周次: 第十三周
下 午 半 日 活 动 安 排
|
主班教师:刘玉枝
|
配班教师:杨丹丹
|
保育教师:牛芳
|
星期
内容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户外游戏
|
捏泡泡
|
好玩的沙包
|
捉蝴蝶
|
玩飞盘
|
走小桥
|
目标:愿意踮脚捏泡泡、追一追泡泡,能踮脚捏泡泡。
|
目标:通过玩沙包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
|
目标:练习向上纵跳,摸高的动作。
|
目标:锻炼幼儿抛、跑、平衡等简单技能。
|
目标:能一个跟着一个走,知道遵守游戏规则和秩序。
|
艺术∕特色
活动
|
水果歌
(语言)
|
妈妈的项链(美术)
|
洗手歌
(健康)
|
哪个大哪个小(数学)
|
木头人
(体育)
|
目标:
乐意大胆发言,初步学习根据图谱学念儿歌。
|
目标:
学习用手指蘸颜料在弧线上点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
目标:
掌握洗手的步骤,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
目标:
初步学会辨别两个物体的大小,学会按大小分类。
|
目标:
学习听口令做动作,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
|
区域游戏
|
图书区
|
美工区
|
生活区
|
益智区
|
娃娃家
|
目标:学习怎样爱护图书,能用自己的语言讲图。
|
目标:养成自主的动手能力,体验制作的快乐。
|
目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习惯。
|
目标:乐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在操作活动中。
|
目标:乐意扮演角色和小朋友一起玩,培养爱惜玩具的习惯。
|
生活活动
|
起床
|
自己尝试穿鞋子,提裤子。
|
盥洗
|
能够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
|
点心
|
提醒幼儿不挑食,点心要吃光。
|
离园活动
|
主动放好小椅子,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
分析与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