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周周主题活动计划
班级:大一 日期:10月30日~11月3日 教师:余晋、夏爱红 保育员:牛芳
|
对幼儿的评价
(我了解到幼儿的什么)
|
制定的目标
(我希望他们身上发生什么)
|
计划使用的策略
(为达到目标我的策略是什么)
|
主题
活动
|
1、幼儿对中国的建筑兴趣浓厚。在之前的集体活动中,幼儿从多个角度欣赏、感受北京天安门,以及长城的庄严和雄伟壮丽。
2、幼儿已经能通过多种形式,如:绘画、小组建构、合作长卷画等表现自己的理解的建筑。
3、幼儿在参观南京博物院时,能够关注到博物院里的建筑模型,如:明故宫、甘熙宅第、留园等。
|
1、对中国的古代建筑感兴趣,感受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高超。
2、知道中国的疆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建筑是有所不同的,并初步了解其中的原因。
3、有自己喜欢的建筑风格,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向同伴简单介绍。
|
1、请去过外地游玩的幼儿,介绍当地的著名古代建筑,并准备照片在集体中分享。
2、张贴中国地图,帮助幼儿理解幼儿找到的古代建筑位于中国的哪个省份。
3、在区域中投放中国著名建筑图片,激发幼儿的观赏兴趣。
|
社会性活动
|
幼儿在小组建构和绘制长卷画时,没有较明确的分工,合作意识淡薄。
|
1、愿意在群体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2、当别人在表达看法时,学会倾听。
|
1、愿意通过协商的方式合作解决问题。
2、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
|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上午活动
|
集体活动
|
初见明故宫、甘熙宅第、留园(综合)
|
我眼中的明故宫、甘熙宅第、留园(综合)
|
我设计的明故宫、甘熙宅第、留园(美术)
|
古典住宅与现代住宅的不同(综合)
|
中国民居建筑
(综合)
|
目标
|
1、能够看模型图片说出三种建筑的名称,对三种建筑的代表性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2、通过欣赏建筑实景图片的方式,感受三种建筑的不同风格,能够分清皇家宫殿和私家住宅的区别。
3、感受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博大精深。
|
1、能够看图说出明故宫、甘熙宅第、留园的基本特点,对三种建筑有着自己的看法。
2、能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建筑,重点表现其特有的细节特点。
3、愿意在集体中大胆展示自己所喜爱的建筑,并能够谈谈自己的看法。
|
1、能够在图片和查找资料的帮助下,找到更多关于明故宫、甘熙宅第、留园的特点。
2、能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建筑,重点表现其特有的细节特点。
|
1、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找到古典住宅与现代住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尝试分析建筑变化的可能原因,判断原因是否合情合理,并阐明自己的理由。
3、对住宅建筑风格有自己的理解。
|
1、欣赏各地区的民居建筑,感受中国民居建筑的多样性。
2、了解民居与当地地理气候、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3、能有序地观察各地的民居,并在比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民居的建筑风格。
|
下午活动
|
户外锻炼/科室活动
|
扔沙包
|
球类
|
美工室/生活体验馆
|
沙水/种植园地
|
大型运动器械
|
目标:
在扔沙包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臂力,享受游戏的快乐。
|
目标:
能够熟练地双手交替拍球。
|
目标:
知道红豆奶茶的制作步骤,喜欢自己动手操作。
|
目标:
观察本班种园地,并用记录本记录自己的发现。
|
目标:
能有序游戏,累了、热了知道休息。
|
艺术∕特
色活动
|
三只老骆驼(早期阅读)
|
贪吃的后果(思维游戏)
|
图形的二次分类(数学)
|
目标:
观察画面并倾听绕口令,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并大胆表达。
|
目标:
对比观察图片,判断小鸟被抓及逃走的经过,能给图片排序。
|
目标:
1、学习图形的二次分类(即按某一特征分类后接着在按另一特征对已分的两类图形再做一次分类)体验内包含关系。
2、能说出图形两个层次的特征。
|
读写区
|
|
|
中国传统建筑书籍
|
|
中国传统建筑书籍
|
目标
|
|
|
自主阅读与我国古典建筑有关的书籍,感受中国古典建筑的对称美。
|
|
尝试设计有关中国古典建筑的绘本,重点表现古典建筑的特点。
|
美工区
|
|
|
设计古典建筑花纹
|
|
古典庭院
|
目标
|
|
|
尝试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中国古典建筑的花纹,表现花纹镂空、凸起等特点。
|
|
能够利用已有材料,制作中国古典的民居。
|
建构区
|
|
|
建构中国古典建筑
|
|
建构中国古典建筑
|
目标
|
|
|
能够小组讨论、合作制定建构计划,分工合作完成建构。
|
|
能够根据自身经验设计图纸,并根据图纸建构。
|
数学区
|
|
|
花纹的规律
|
|
花纹的规律
|
目标
|
|
|
找出花纹排列的规律,并依样接着画。
|
|
能够自己设计花纹,并依样接着画。
|
科学区
|
|
|
造纸
|
|
扎染
|
目标
|
|
|
尝试在纸浆中加入食用色素,制作有颜色的纸张。
|
|
能够给颜料试剂给纸张进行扎染,扎染时尝试设计不同的图案。
|
反思
|
在一周的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多是开放式的,给予幼儿很大的思维空间。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幼儿对中国的古典建筑很感兴趣,也许是因为有很多是幼儿在平时生活中所见不到的,所以幼儿对这些见不到的建筑抱有很多自己独到的想法。教师在活动的开展中,需要做足准本工作:尽可能地多搜集有关资料。
幼儿的想法很多,中国的古典建筑因地域等因素,无法在集体活动时与幼儿逐一分享中国的古典建筑,教师利用家长资源,更多的是请幼儿回家之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建筑,并尝试了解。这样节约了大量集体活动的时间,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满足幼儿的个别需要。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