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课程第七周生成主题活动周计划
班级:小一班 日期 10月16日~10月20日 教师:周璐花 顾月 保育员:杨燕燕
|
对幼儿的评价
(我了解到幼儿的什么)
|
制定的目标
(我希望他们身上发生什么)
|
计划使用的策略
(为达到目标我的策略是什么)
|
主题
活动
|
1. 小朋友们在小一班这个大集体中开始有了和他人交往的心理需求和想表达自我情感的愿望。
2. 小班幼儿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喜爱。
|
1. 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语言:1-2-1)
2. 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学会一些亲近的方法(如拥抱、击掌、牵手等)。(语言:1-2-3)
|
1. 通过晨谈和幼儿分享与同伴之间的趣事,鼓励幼儿大胆的说一说。
2. 图书区增设相关的绘本,鼓励幼儿翻阅,了解如何与同伴相处。
3. 引导幼儿在与同伴相处、游戏中能够用语言交流,尽量避免争抢。
|
社会性活动
|
1. 幼儿的倾听习惯欠缺,在别人说话时喜欢插嘴。
2. 幼儿在游戏时比较自我,没有分享的意识。
|
1. 在成人引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社会:1-1-2)
2. 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社会:2-2-3)
|
1. 引导幼儿与同伴玩玩具时用商量的语气说话。
2. 通过相关绘本、视频、谈话等知道要如何正确和同伴一起玩游戏。
|
|
周一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二
|
主题活动/自主游戏
|
下雨的时候(语言)
|
碰一碰
(音乐)
|
大家来抱抱
(社会)
|
按标记分类(一)
(数学)
|
混龄
自主游戏
|
目标
|
1.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及对话
2.能用连贯语言讲出角色间的对话。
3.幼儿同伴间要互相团结。
|
1.初步尝试仿编歌曲。
2.学玩碰一碰的音乐游戏,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3.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和节奏,乐意学唱歌曲,喜欢唱歌。
|
1、初步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对他人的喜爱。
2、体会和同伴以及成人拥抱的亲切感。
3、愿意参与集体游戏,大胆表达情感。
|
1.启发幼儿按形状或颜色标记进行分类。
2.教幼儿会将物体按类放入分类盒中。
|
读写区
|
《小宝有礼貌》
|
《小宝有礼貌》
|
《我的兔子朋友》
|
《我的兔子朋友》
|
内容:
角色区、运动器械、美工室、生活馆、建构室、积木区、图书室、涂鸦区、水管游戏、种植园地、沙水区
1.种植区.:
能模仿哥哥姐姐,给种植角植物浇水,照顾自己的植物朋友。
2.角色区:
与哥哥姐姐一起玩扮家家的游戏,学会商量着分配角色。
|
目标
|
安静看书,对故事内容感兴趣。
|
安静看书,对故事内容感兴趣。
|
安静看书,对故事内容感兴趣。
|
安静看书,对故事内容感兴趣。
|
美工区
|
撕车轮
|
撕车轮
|
车轮滚画
|
拼贴汽车
|
目标
|
尝试沿线撕圆形的车轮。
|
尝试沿线撕圆形的车轮。
|
观察车轮在纸上留下的特殊纹路。
|
尝试自主选择图形组成形状不同的汽车。
|
建构区
|
我的小床
|
我的小床
|
我的班级
|
我的班级
|
目标
|
能尝试用积木搭建出自己小床的样子。
|
能尝试用积木搭建出自己小床的样子。
|
尝试利用平铺、垒高的方式搭建自己的班级。
|
利用辅助材料搭建自己的班级。
|
数学区
|
拼搭汽车
|
排队
|
按规律排序
|
5以内数物匹配
|
目标
|
看图示尝试用魔力磁铁做汽车。
|
能按照一定规律给汽车排队。
|
能按照AB模式给工程车排序。
|
能目测5以内的汽车的数量,找到相对应的数字。
|
角色区
|
娃娃家
|
娃娃家
|
娃娃家
|
娃娃家
|
目标
|
尝试给娃娃穿好衣服,能分清正反。
|
尝试给娃娃穿好衣服,能分清正反。
|
练习帮娃娃把脱反的裤子,给拉正,并帮她把衣服穿好。
|
练习帮娃娃把脱反的裤子,给拉正,并帮她把衣服穿好。
|
益智区
|
动物拼图
|
动物拼图
|
五官拼图
|
五官拼图
|
目标
|
能仔细观察画面,完成动物拼图。
|
能仔细观察画面,完成动物拼图。
|
能仔细观察画面,完成五官拼图。
|
能仔细观察画面,完成五官拼图。
|
下午活动
|
户外锻炼
|
送小动物回家
目标:
练习持物控球跑,提高控制能力。
|
小司机
目标:
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并迅速做出反应。
|
运萝卜
目标:
初步掌握两膝着地向前爬行方法和技能。
|
吹泡泡
目标:
能够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圆走。
|
游戏活动
|
建构区
目标:
能够用泡沫积木与同伴一起合作搭建。
|
益智区
目标:
能看图完成汽车拼图,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
|
美工区
目标:
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车进行涂色和装饰。
|
图书区
目标:
能够安静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一页一页地翻看。
|
反思
|
由于现在大多数独生子女受到过多关爱,特别时刚刚从家庭步入幼儿园这一社会环境的小班幼儿,大部分孩子都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与同伴分享,需要教师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和引导。针对这些情况,教师鼓励幼儿尝试同伴交流,体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快乐,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碰一碰”的歌曲,鼓励幼儿寻找同伴一起游戏,增进同伴之间的交往,还通过“大家一起来抱抱”,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对他人的喜爱,体会和同伴以及成人拥抱的亲切感,同时我们还引导幼儿用其它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喜爱(击掌、握手等),较好地满足了小班幼儿的这一发展需求。教师加深了孩子们对“好朋友”的认知,同伴间的友谊将会在孩子的表达与关注中进一步延伸与扩 展下去,渐渐地,孩子们逐渐去交朋友、亲近朋友,在和同伴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也能够表现出对同伴的关心和爱护。教师也为幼儿营造了宽松自由的交朋友氛围,使幼儿体验到了与同伴游戏的乐趣。但是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能够很好的收纳玩具、爱护玩具等,我们以此为线索开展接下来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