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教育教学活动计划
班级 : 大一班 时间: 9月18日 ~~ 9月24日 周次: 第二周
上 午 半 日 活 动 安 排
|
主班教师: 刘玉枝
|
配班教师: 秦晴
|
保育老师: 夏艳
|
本周工作重点:
1. 鼓励幼儿较清楚、连贯地讲述自己发现和设计标志的过程与想法。
2. 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习俗,理解月圆人圆的寓意。
3. 完善班级各区角游戏的材料投放。
|
接待、劳动
|
目标: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愿意为班级进行值日活动。
|
快乐韵律
|
内容:《白兰鸽》
|
户外锻炼
|
体育
活动
|
内容:拉力器、踩高跷、拍球、呼啦圈、套圈、大型运动器械、攀爬架、球、滚轮胎。
重点指导:攀爬架
目标:在遇到危险动作时,要树立保护自我的意识。
|
早操
韵律
|
内容:《heart》《奔跑的少年》、《大班徒手操》、《有你就幸福》。
目标:熟悉早操音乐,学习早操动作。
|
主题活动
|
周一
|
周六(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建
中
秋
节
放
假
|
中秋节
(综合)
|
认识序数
(数学)
|
我找到的标志(综合)
|
食品袋上的秘密(健康)
|
自主游戏
|
项目
|
美工区:设计值日生标志 益智区:跳棋、叠叠高
数学区:目测数群、玩具小药瓶 建构区:搭建房屋
阅读区:认标志、说趣事 科学区:显微镜
|
重点指导
|
建筑区:
搭建房子
|
美术区:
设计标志
|
益智区:
跳棋
|
阅读区:
认标志
|
目标
|
目标:
尝试运用图形组合的方式建构房子,并将标志融入到建构中。
|
目标:
会用剪、贴、画的方式创作标志以及自己的名字画。
|
目标:
了解跳棋的规则,能和同伴合作玩跳棋。
|
目标:
阅读关于标志的书籍,感受标志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
生活活动
|
盥洗
|
能有序地进行入厕、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手,不弄湿衣服。
|
进餐
|
能安静进餐,不挑食,并保持桌面地面干净。
|
午睡
|
上床前整理好衣物,不趴睡,安静入睡。
|
家园联系
|
鼓励家长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树立孩子自我服务的意识。
|
个别教育
|
提醒个别孩子遵守规则,有序排队。
|
分析与调整:
|
|
|
|
|
|
|
|
|
|
|
周、日教育教学活动计划
班级:大一班 时间: 9月18日 ~~ 9月24日 周次: 第二周
下 午 半 日 活 动 安 排
|
主班教师:秦晴
|
配班教师:刘玉枝
|
保育教师:夏艳
|
星期
内容
|
中
秋
节
放
假
|
周六(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户外游戏
|
学习新操
|
移动的长龙
|
老鹰捉小鸡
|
战胜大灰狼
|
目标:
了解队形变化,能跟着老师热情的学做新操。
|
目标:
能听信号一个跟着一个有节奏地快走或慢走,并保持队形不断开。
|
目标:
能跟随排头的身体移动方向,保持队伍连接不断。
|
目标:
学会侧钻的基本动作,能动作协调地钻。
|
艺术∕特色
活动
|
你好,志愿者
(社会)
|
我的名字(语言)
|
拉拉钩
(语言)
|
格尔尼卡
(美术)
|
目标:
了解战疫情中为大家付出的不同志愿者,产生尊重、感恩之情。
|
目标:
知道自己名字的由来,并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
|
目标:
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
|
目标:
能细致观察画面,大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
区域游戏
|
图书区
|
科学区
|
益智区
|
美工区
|
目标:
学习用完整的语言,讲述一件快乐的事,乐意与同伴分享快乐。
|
目标:
动手动脑,运用现有的材料探索颜色的变化.
|
目标:
看图玩“智慧金字塔”游戏。
|
目标:
能尝试用剪刀剪出自己喜欢的形状或物品。
|
生活活动
|
起床
|
起床后,知道要自己整理衣裤。
|
盥洗
|
幼儿如厕后及时冲水。
|
点心
|
吃点心时保持安静,不与同伴交流。
|
离园活动
|
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主动和老师说再见。
|
分析与调整
|
|
|
|
|
|
|
|
|
|